随着冬奥的开启,运动员将在赛场上书写他们的故事,

而一群特殊的人同样也将迎来“终极大考”。

他们身怀高超的滑雪技能,却不参加冬奥会任何比赛;

他们能应付各种突发状况下的医疗救援,可工作地点却不在医院;

他们来自十几家不同的单位,却为了北京冬奥会聚在了一起。

从手术台到滑雪场,戴在他们手上的手套变了;

这看似简单的变化背后,是三年间他们同吃同住同艰苦训练的结果;

他们就是被誉为“雪山柳叶刀”的“北京冬奥滑雪医疗保障梦之队”,

——这也是中国第一支滑雪医生战队。




高山滑雪的设计速度都在时速120公里以上,国际优秀运动员最快的速度可超过每小时140公里,以延庆小海陀山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为例,全长9.2公里的七条赛道,最大垂直落差达800多米,运动员在布满“冰状雪”的陡坡上滑行,分分钟就能“起飞”!正因为有着如此高速,高山滑雪项目的运动员受伤率接近15%,是受伤率最高的雪上比赛项目。


整个冬奥医疗保障中,高山滑雪赛道救援也是最难、投入最大的。当运动员受伤后,黄金救援时间是4分钟,滑雪医生必须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完成对伤员的评估、急救和转运。经过裁判长发出“运动员停止出发”到“关闭赛道”的指令后,留给救援人员的时间也就1分钟左右。之前我国雪上项目比赛的医疗保障是巡逻队来进行,很少有专业医生。为了迎接2022年北京冬奥会,从2018年至今,来自北京、河北各大医院的骨干医生展开了为期近3年的雪地救援和滑雪技能培训。



要快速到达伤者的身边,快速处理,然后快速移出;所以雪道上的滑行技术和稳定技术都是他们的专项训练内容。虽然在参加救援队之前,这些医生都是滑雪爱好者,不过,一般的滑雪爱好者是上不了高山雪道的。每一位高山滑雪医生面临的最大挑战,不仅是要能在坡度70%左右的高山专业赛道上熟练滑行,更要能在光滑如玻璃镜面的赛道上随时停住。由于训练时还要身背十几公斤重的医疗救援设备,在训练中肌肉拉伤甚至摔骨折的情况时有发生。


冬奥会期间,赛道上每隔100至200米会设立滑雪医生站点。每个赛道医疗站配备两名滑雪医生和四名救援队员。救援时两人一组,一个人要背上医疗包,包括氧气瓶、夹板、绑带、药品、呼吸器等,负重十多公斤。


比赛中出现骨折、脊柱损伤、颅脑损伤、颌面损伤等都有可能,队员的专业背景包括骨科、神外、胸外、急诊、整形、麻醉、呼吸等。为保障2022年北京冬奥会,早在2018年,40余名医疗技术过硬又有丰富滑雪经验的医生共同组成了我国第一支滑雪医疗保障军团。他们分别来自北京十多家三甲医院,包括积水潭、协和、北医三、中日等。一旦出现险情,他们就会背负10公斤的医疗包迅速抵达现场。团队里大部分人员都受过伤,但大家都没放弃,手术康复又回到了队伍中。“所有的艰苦训练,都是为赛事来临时能更好保障运动员的安全。”


“我们要第一时间判断出病人的意识、呼吸、脉搏是否有问题。呼吸循环如果不稳定,考虑是否要做气管插管,同时还要呼叫救援,医生要做出准确判断,在30秒之内快速伤检、判断、汇报,最短时间内完成包扎、处理、转运。”



在零下20度至25度的气温下,滑行起来不会感觉特别冷,但实施救援需要或卧或跪在雪地上,把厚的手套摘掉练习心肺复苏,趴在陡坡上练习气管插管,裸露在冷空气中的皮肤,几分钟内就会因为寒冷而麻木、甚至失去感知能力;速度要快、诊断要准,这是对滑雪医生的双重考验。



直升机+3D立体模型

全力保障救援速度


冬奥会赛场还配备了救护车和救援直升机,保证救援速度。中日友好医院外科重症医学科主任段军表示,已经为即将来临的冬奥会做了充分准备。在航空医疗救援中,最关键的一步是转运前的评估,如果评估不到位,患者可能会在高空的飞机中接受气管插管,甚至心肺复苏等救治。


段军说,如果转运前评估到位,之后由“999”申请航路,确定转运时间、接收医院和科室,最后由专业的转院团队携带转运设备,到目的地医院对患者进行转运。



在这次冬奥会的医疗保障中,科技力量备受瞩目。作为冬奥会开幕式和闭幕式的场地,国家体育场(鸟巢)建筑面积为25.8万平方米,不仅空间大还是环形多层结构,当发生救援时,如何精准定位救治地点并快速抵达,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每天步行2万步熟悉场馆设施,同时还向科技“求助”。


“高科技搭建了鸟巢的3D立体模型,上面体现了很多医疗元素,包括医疗站点的人员配备和面积,指挥者凭这张3D地图就可以总揽全局,指挥时也更清晰。”



北京冬奥会进行时,这支由中国初代滑雪医生组成的队伍,肩负雪山上“生命守护神”的使命,实施救援保障,追逐生死时速。为他们加油,为他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