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运动饮料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80年代的“健力宝”(电解质运动饮料),这是我国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运动饮料。之后“红牛”、“澳的利”、“佳得乐”、“三得利”、“脉动”、“舒缓”、“尖叫”、"水动乐"、“体能”、“日加满”、“乐虎”等相继在市场上出现。在时代交替间,运动饮料已占整个软饮料市场的半壁江山。



面对琳琅满目的运动饮料产品,消费者该如何选择呢?


首先要明白运动饮料是一种在科学研究基础上,针对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能量消耗、机体内环境改变和细胞功能降低而研制的保健性饮品。


运动饮料是根据运动时生理消耗的特点而配制,是有针对性地补充运动时丢失的营养,起到保持、提高运动能力,加速运动后消除疲劳的作用。



在运动的状态下,人体对机体的能量有很大的消耗,人体的物质和能量处于高速的代谢状态,机体失水较多,导致人体的电解质丢失,运动中酶的活性也进一步的增强。若机体不能及时的将热散发,会使体温过高,对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补充运动饮料来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


运动饮料中渗透压的浓度,以及人体对水分的吸收取决于含糖种类。


 


研究表明,人在运动过程中,如果每小时约补充30g~60g糖就能提高运动能力(有利维持血糖水平、节约肌糖原,延迟疲劳产生并提高和维持运动能力)。而在运动后20min内及时补糖有利于肌糖原和肝糖原水平的恢复,缓解疲劳和促进体力恢复。运动饮料中不同种类糖的协同应用,提高了糖的氧化速率。饮料中糖的浓度以大致为6%~8%为宜,过高的浓度会增加饮料的渗透压,延迟饮料的胃排空时间,并影响到水的吸收。



运动饮料中除含有水、糖分、电解质外,有些功能性的运动饮料还加入了其他一些养素,如咖啡因、多肽、氨基酸、天然动植物提取物或其他功能性成分(如牛磺酸,肌醇等,肉碱等)。



在针对运动员的运动特性而专门配制的一份营养成分表中,维生素、矿物质以及一些特定的补充功能的食品历历在目。例如维生素、氨基酸、植物活性抗疲劳成分等。



维生素是一种低分子的化合物,可以有效地维持人体正常的代谢,人体不能自己合成,必须依靠外界的补充,或者从食物中获取,从而达到对人体的机体的能源物质的代谢,提高人体对自由基的抵抗能力,增强自身的免疫力,恢复运动员的运动机能。


氨基酸作为人体的一种重要的物质,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能够对机体进行合理的调节。运动饮料中的这些氨基酸以不同的方式为人体提供能量,为运动者及时的提供充分的营养素。



根据相关的研究发现,红景天、沙棘等添加到运动饮料中对运动能力具有一定的作用和影响。在运动饮料中添加一定的抗疲劳成分,能够针对性的补充人体由于运动所消耗的能源等代谢的堆积物,抵抗中枢神经系统的疲劳,对机体起到有效地调节,快速消除机体的疲劳,促进机体运动能力的恢复。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非运动人员来说,不建议日常饮用。因为运动饮料中含有大量的糖分,这不但对身体没有好处,反而会带来一定的健康问题。出于科学的态度,我们且等他们有了足够的科学数据支持再对它们的功能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当然这些物质的添加,应该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性的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